别名:滇香蕾、土香薷、白花茵陈、五香草、暑草、琦香、满坡香、小甜草、止痢草、小叶薄荷。
特征与特性 常绿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,生长茂盛,生长高度25cm。秋冬叶转为暗红色。茎基部木质,常有柔毛,叶绿色,钝圆形,长1—3cm,叶全缘或具疏齿;常为雌花、两性花异株;小惠状花序圆形或长圆形,花冠白色或粉红至紫色,钟状;花柱顶端两裂小坚果,小坚果棕褐色,卵圆形,略具棱角,无毛。花果期7月—11月。
分布及栽培 牛至的分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,生于海拔500—3600m的山坡、路旁、灌丛、草地、林下。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地区中亚、北非、北美

及我国大部分地区。在我国,牛至主要分布在华北、西北至长江以南各地。甜牛至在我国广东、广西及上海、北京都有引种,但尚未大面积上产。野牛至在我国分布于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湖南、江西、湖北、四川、广东、云南等省。
使用部位 为唇形科牛至属就只全草。牛至夏末秋初开花时采收,将全草齐根头割起,或将全草连根拔起,抖净泥沙,晒干后扎成小把。
全草长20—60cm,根细小,直径0.2—0.4cm,表面灰棕色,稍弯曲略有任性,断面黄白色。茎方柱形,上部稍有分枝,紫棕色或黄棕色,密被下伏细绒毛。叶对生,皱缩,展平后叶片卵形至宽卵形,长0.6—1.8cm,宽0.4—1.2cm,黄绿色或灰色,全缘,两面被棕黑色腺点;叶柄长1.5—2.5mm,被毛聚伞花序顶生,花萼种状为5型;小坚果扇卵形,红棕色。
应用 牛至全草具有芳香气味,含挥发油,主要有对-聚伞花素、香荆芥酚、麝香草酚、香叶乙酸酯等。全草可以提取香油,作烹饪调味料。
香辛料用牛至干燥的地上部分(包括茎、叶和花)、其粉碎物、精油和油树脂。牛至的香气成分随产地油很大不同,有的牛至以百里香粉为主要成分,有的则以香辛粉为主要成分,烹调主要采用西班牙品种,它的主要成分是百里香粉和蒎烯
牛至为强烈的芳辛香气,稍有樟脑气息,味感辛辣,有点儿苦,但此苦又似转化为宜人的甜味。牛至精油为淡黄色液体,清新爽洁的甜辛香气,带点儿花香,有桉叶样清凉后韵,香气持久;味感为强烈的香辛味,稍有涩和苦味,同原植物一样,此苦可以演变为甜味。油树脂为暗棕色、半固体状粘稠的物质。
牛至适用于西方饮食,特别是意大利、中美洲和拉美国家。广泛用于各种肉类调料、炸鸡、汤料、卤汁、番茄酱、熟食酱油等调味料,为披萨饼的必用香料。牛至鲜叶能增加饭菜的香味,促进食欲,用鲜叶或干粉烤制香肠、家禽、牛羊肉,风味尤佳。使用时应注意用量,控制在肉食品的1\200以内;粉碎了的牛至叶不宜久放,应用前及时粉碎。全株可药用,可利尿、促进食欲、改善消化、去痰、抗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