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马鞭草泡茶功效

  • 发表时间:2016-01-19    |   | 点击数150
  •  性味归经

     

    1

    性味:苦,凉。

    ①《药性论》:味苦,有毒。

    ②《蜀本草》:味苦,微寒,无毒。

    ⑧《日华子本草,:味辛,凉,无毒。

    ④《本草图经》:味甘苦,微寒,有小毒。 

    归经:入肝、脾经。

    ①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入肝、脾二经。

    ②《得配本草》:入手阳明、足厥阴经血分。

    ③《本草再新》:入肝、肾二经。 

     

    功能主治

     

    2

     

    清热解毒,活血散瘀,利水消肿。治外感发热,湿热黄疸,水肿,痢疾,疟疾,白喉,喉痹,淋病,经闭,症瘕,痈肿疮毒,牙疳。

    ①《别录》:主下部匿疮。

    ②《本草拾遗》:主症癖血瘕,久疟,破血。作煎如糖,酒服。

    ③《日华子本草》:通月经,治妇人血气肚胀,月候不匀。

    ④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治金疮,行血,活血。

    ⑤《纲目》:捣涂痈肿及蠼螋尿疮,男子阴肿。

    ⑥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活血通经。能去脓毒,洗痔疮毒,退上部火,理跌打。

    ⑦《分类草药性》:去小便血淋肿痛。

    ⑧《天宝本草》:利小便,平肝泻火。治赤疮,火眼。

    ⑨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根用于赤白痢疾,慢性疟疾,水肿,膨胀等。并有泻下作用。 

    ⑽《本草经疏》:马鞭草,本是凉血破血之药。下部脓疮者,血热之极,兼之湿热,故血污浊而成疮,且有虫也。血凉热解,污浊者破而行之,靡不瘥矣。陈藏器谓其破血杀虫,亦此意耳。

    ⑾《欧洲药学杂志》:治疗和预防血腥吸血热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 

    3

    内服:煎汤,0.5~1两(鲜者捣汁1~2两)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
    ①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4.5~9g。

    ②《中华本草》内服:煎汤,15~30g,鲜品30~6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洗。

    用药宜忌

     

    4

    孕妇慎服。

    ①《本草经疏》:病人虽有湿热血热证,脾阴虚而胃气弱者勿服。

    ②《本草从新》:疮证久而虚者,斟酌用之。

    临床应用

    ⑴治疗疟疾

    方法:取新鲜马鞭草60~150g(干品减半),加水浓煎成300ml左右,于发作前4小时、2小时各服1次;连服2~4日,并每次用干品全草15g(小儿酌减),每日1剂,水煎分2次服,连服6日。结果:33例患者症状消失后48小时,血检疟原虫均阴转,有效率达92%。

    ⑵治疗白喉

    方法:取干马鞭草(全草)30g,浓煎成300ml左右。成人每次150ml,每日服2次;儿童8~14岁,每次lOOml,每日2次,8岁以下每次50ml,每日3~4次,均连服3~5日。治疗白喉50例,全部治愈,服药后平均退热时间15.3小时,假膜消失时间2.2日,咽拭培养转阴时间2.4日,平均住院时间4.6日。

    ⑶治疗传染性肝炎

    方法:取马鞭草500g制成煎液800ml,成人40~50ml,小儿20~30ml,均每日服3次,共治疗80例。结果:77例痊愈,2例显效,无效1例。黄疸消失时间平均15日,各种消化系统症状3~12日消失,肝肿大72例于14~35日回缩,肝功能及转氨酶检查,79例在10一30日内恢复正常。住院日期平均23.6日。

    ⑷治疗流行性感冒

    方法:用马鞭草30g,青蒿、羌活各15g,煎服。每日1剂,分2次服,或研末加面粉做成茶剂冲服。用药后随访51例,46例痊愈,3例有效,2例无效。 

    ⑸治疗丝虫病

    方法:以马鞭草为主,配合苏叶、青蒿,治疗血检阳性但无明显体征的丝虫病人81例,经过1个疗程后复查,微丝蚴阴转率达90%,45日后复查阴转率为81.4%。马鞭草30g,苏叶15g,青蒿12g,加水煮沸浓缩至50—80ml,每日1剂,分早、晚2次空腹服下。

    1~10岁和11~15岁儿童,剂量约为成人总量的1/3和2/3,连服10日为1个疗程。服药后无严重副作用,仅有少数患者出现恶心、头昏、头痛、呕吐和腹痛等,可自行恢复。 

    ⑹治疗血吸虫病

    有报道用马鞭草研粉或制成丸剂内服,每日3次,每次1丸(每丸含马鞭草3g),8~10日为1个疗程,治疗早、中期血吸虫病有一定疗效,部分病例大便复查阴转。 

     

     

相关热词搜索:马鞭草马鞭草茶香草茶马鞭草功效马鞭草泡法

上一篇:台商“拈花惹草”的芳香生意经
下一篇:莳萝三文鱼排配甜玉米饭

分享到:
相关资讯
精彩图库
  • 入门
  • 资讯
  • 生活
  • 专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