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缬草是败酱科红缬草属,一种多年生的耐寒草本植物,别名:红花中花、红排草。每年的6-10月中旬是盛花期,会开出芬芳红色的,散发着浓烈香味的花朵,其在药理学和本草疗法中是一种草药,因此缬草具有药用开发、美化、香化环境的理想品种。原产欧洲地中海地区。栖所常常为荒地、岩隙。 茎直立,高约80-100cm,叶对生,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5-8 cm,下部叶有柄,上部叶无柄。花小而繁,但花序大而艳丽,花红色,有白色变异,花期晚春至秋季。花后及时剪去残花有利于二次开花。
多年生草本,高1-2米。根状茎粗短;根簇生,多数,较粗长,有特异浓香气。茎直立,中空,有纵棱,常被白色粗毛。基生叶丛生,具长叶柄。叶柄基部稍宽,呈鞘状。叶枯后残存;茎生叶对生/叶柄向上渐短或近无柄;叶片羽状全裂,裂片3-15,披针形或条形,顶端裂片稍大或与侧裂片近等大,边缘有不规侧锯齿或全缘,两面三刀面稍被柔毛,下面脉上和叶缘的毛较密。聚伞花序多数排列成顶生的伞房状圆锥花序;苞片羽状分裂;小苞片条状披针形;花萼内卷,萼齿不明显;花冠淡紫红色,筒状,先端5裂,裂片近圆形;雄蕊3枚,着生于花冠筒内,伸出于花冠军外;子房下位,花柱细长,柱头2裂。瘦果卵形,长约4毫米,基部平截,顶端有羽状冠毛。花期5-7月。果期8-9月。
分布于温带地区,在我国广泛分布,野生缬草多生于山坡草地,沼泽草地,湿草地,阴坡林下,灌丛,林缘。
喜光,喜疏松、中等肥沃、重黏土、排水好的土壤, 也可生长在营养贫瘠的土壤。 喜冷凉,湿润的气候,对土壤酸碱条件要求不太苛刻,中性,微碱,微酸性的土壤均可,但要求土壤质地以壤土或沙质壤土为好,粘土因容易板结龟裂对种子出苗及根系生长均不利。在空气干燥,气温高达35~40℃及土壤黏重而排水不良的地区不宜栽培。干旱对植株生长不利,特别是对幼苗影响较大。
耐寒冷,冬季-20℃气温时,地下部分仍不致冻死。播种后当年仅长出根和叶,第2年抽出50~100cm高的花茎,待种子成熟后,即行凋谢。每年11月下旬~12月上旬,地上部枯萎,隔年春土解冻后,再度发芽。
采用播种与分根繁殖。分根在春季进行。播种宜随采随播,萌芽通常迅速,也可以用储藏种子于春季或秋季播种。
种子繁殖宜采用种子直播为好。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0~30℃。自然成熟的种子在适温下,10天左右出苗,从出苗到长出1~2片真叶,也只需10天左右。
分株繁殖,在秋季结合采收进行。收获前,剪取分生萌蘖,按株距30cm挖窝,每窝栽苗2~3株,覆土后,浇入人粪水。
(1)药用功效:
缬草的药性是辛、甘、温,归心、肝经。它的根及根茎作为药用,是安神药中养心安神的药物,有养心安神、理气、活血止痛的功效。 应用其安神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心神不宁、心悸多梦等症,可与酸枣仁、合欢皮、首乌藤等配伍;另与丹参、益母草、泽兰、红花同用,可用来治疗经期腹痛、腰膝酸软、跌打骨伤之症。根状茎及根入药,能安神,理气,止痛。
治疗失眠:缬草的粉红色花朵缬草可缓解失眠、睡眠障碍、慌乱、焦虑症以及其他失调病症,同时也可放松肌肉,使内环境油恢复稳态。
缬草在中医学里作为镇静剂使用。目前缬草是治疗失眠的有效药物,而近期的一项综合分析为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。缬草已被推荐为治疗癫痫的药物,不过其所含成分之一的类似物——丙戊酸已被用作抗惊厥和情绪稳定药物。
(2)食用功效:叶子和根可以食用,新鲜叶子或用开水稍煮后用在色拉中。根可做汤食用。
(3)景观应用:花期长,每年的6-10月中旬是盛花期,会开出芬芳红色的,散发着浓烈香味的花朵。缬草是景观园艺种应用很广泛的一种植物,具有很好的美化、香化环境的作用。